Lilja 4-ever (永遠的莉莉亞):神蹟未曾降臨
從維新手裡接過這部片子,是打工店裡的常客楊小姐推薦的瑞典電影。對瑞典芬蘭等北歐電影接觸不深,印象中只剩下片長74分鐘、鏡頭滿是唯美山野風景的「Elina」(我很想你),因此心中偷偷期待著能否趁機在螢幕上來一趟北歐名勝之旅。
但不是這樣的,電影裡的一切並不如我所預期。片頭一開始的搖滾樂沉重有力的飆著吼著、女主角狼狽不堪的驚慌神態、連一步都不敢停歇的奔跑逃亡,導演用紀錄片式寫實而不加修飾的露骨運鏡,宣告著它要訴說的故事絕不美好夢幻,而是我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人生。
我可以說這是個無神論的世界。所謂無神論並非不信仰神明,而是譏諷神蹟何以不出現。面對Lilja無可選擇卻步入歧途的人生,再多次的祈禱、再虔誠的供奉,也無法換得畫像中的聖母與聖子對她展露一絲希望的曙光,不曾助Lilja找到脫離苦難命運的道路,得不到憐憫眷顧,她在神明遺忘的世界裡扭曲淪落著。
Lilja一直渴望離開的機會。當母親要和男友移民美國,她以為自己終於可以丟下遭透了的俄羅斯家鄉和一切,到美國那天堂般的美好之地。但真正迎接她的是一連串的謊言,被母親的謊言遺棄、被阿姨的謊言騙走屋子、被好友的謊言冠上援交的惡名、遭人鄙視唾棄。而貧窮的真實則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當她戴上假髮畫起濃艷的裝扮,成為旁人口中的援交妹,Lilja被迫選擇了一條失去希望的不歸路。遇上安德烈,就像母親給的美國夢再次重演,Lilja相信安德烈會帶她到瑞典,男友的愛和急欲擺脫現狀讓她燃起人生的新希望,卻掉進另一個難以掙脫的謊言,在異國蒙受囚禁、賣淫和暴力,於是她終於不再相信奇蹟,摔毀神像同時也摔毀重回光明的渴望。
片中對性場面的描述露骨而醜惡,一個個買春的中年男子撕下也許西裝畢挺、也許膽小懦弱的外表,坦裸在慾望面前只剩動物般的獸性,性愛在這裡是機械化重複動作,正如楊小姐說的,對此充滿醜惡的意象。
當Lilja真正有機會逃離深鎖的大門,第一次可能脫離苦難的人生時,她竟然充滿惶恐不知何處才是安全的、才是救贖的方向,美國和瑞典都曾經是她的希望又讓她絕望,這次又能離開到哪裡?劇中曾出現一個橋段,是Lilja和唯一的知心佛洛狄亞在橋上的對話,看似編劇和導演企圖對觀眾進行觀念灌輸:成為天使的佛洛狄亞勸告Lilja不能尋死,「天堂是永恆的,生命卻只有一瞬間」,成為天使的他可以盡情的打籃球,卻再也無法活著。但要求主角不屈不撓的生存真是導演的本意嗎?或者只是對這些冠冕堂皇的話語的另一種反諷?我很懷疑,因為Lilja終究從橋上一躍而下,戴上那雙天堂的雪白翅膀,真正從生命苦難脫逃。
什麼才是永遠?看完了這部電影,是我心中最大的疑問。Lilja曾在長椅上刻著「Lilja 4-ever」,不顧旁人的叫囂咒罵,不顧佛洛狄亞的催促,堅持要留下完整的印記,就像一種祈願的儀式。而她對Forever的渴望,到頭來得到死亡與天堂的答案,在她劫難重重的人生卻沒有任何解答的可能性。Lilja死後,導演用幾個鏡頭讓她回到生命中每一個影響未來的轉折點,作出不同的決定,表達「如果當時她這麼做,一切也許就不同」的概念,但是生命就是無法重演的,當你決定結束,就不會再有開始。成為天使的Lilja和佛洛狄亞一起打籃球,笑的無比燦爛,只是他們都回不去了。
p.s:電影開場和結尾的搖滾配樂應該都是一些很經典的樂團,搭配Lilja的逃亡很衝擊心臟,還在裡面聽到了tatu的歌,楊小姐和我都很喜歡,正在努力尋找中。
但不是這樣的,電影裡的一切並不如我所預期。片頭一開始的搖滾樂沉重有力的飆著吼著、女主角狼狽不堪的驚慌神態、連一步都不敢停歇的奔跑逃亡,導演用紀錄片式寫實而不加修飾的露骨運鏡,宣告著它要訴說的故事絕不美好夢幻,而是我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人生。
我可以說這是個無神論的世界。所謂無神論並非不信仰神明,而是譏諷神蹟何以不出現。面對Lilja無可選擇卻步入歧途的人生,再多次的祈禱、再虔誠的供奉,也無法換得畫像中的聖母與聖子對她展露一絲希望的曙光,不曾助Lilja找到脫離苦難命運的道路,得不到憐憫眷顧,她在神明遺忘的世界裡扭曲淪落著。
Lilja一直渴望離開的機會。當母親要和男友移民美國,她以為自己終於可以丟下遭透了的俄羅斯家鄉和一切,到美國那天堂般的美好之地。但真正迎接她的是一連串的謊言,被母親的謊言遺棄、被阿姨的謊言騙走屋子、被好友的謊言冠上援交的惡名、遭人鄙視唾棄。而貧窮的真實則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當她戴上假髮畫起濃艷的裝扮,成為旁人口中的援交妹,Lilja被迫選擇了一條失去希望的不歸路。遇上安德烈,就像母親給的美國夢再次重演,Lilja相信安德烈會帶她到瑞典,男友的愛和急欲擺脫現狀讓她燃起人生的新希望,卻掉進另一個難以掙脫的謊言,在異國蒙受囚禁、賣淫和暴力,於是她終於不再相信奇蹟,摔毀神像同時也摔毀重回光明的渴望。
片中對性場面的描述露骨而醜惡,一個個買春的中年男子撕下也許西裝畢挺、也許膽小懦弱的外表,坦裸在慾望面前只剩動物般的獸性,性愛在這裡是機械化重複動作,正如楊小姐說的,對此充滿醜惡的意象。
當Lilja真正有機會逃離深鎖的大門,第一次可能脫離苦難的人生時,她竟然充滿惶恐不知何處才是安全的、才是救贖的方向,美國和瑞典都曾經是她的希望又讓她絕望,這次又能離開到哪裡?劇中曾出現一個橋段,是Lilja和唯一的知心佛洛狄亞在橋上的對話,看似編劇和導演企圖對觀眾進行觀念灌輸:成為天使的佛洛狄亞勸告Lilja不能尋死,「天堂是永恆的,生命卻只有一瞬間」,成為天使的他可以盡情的打籃球,卻再也無法活著。但要求主角不屈不撓的生存真是導演的本意嗎?或者只是對這些冠冕堂皇的話語的另一種反諷?我很懷疑,因為Lilja終究從橋上一躍而下,戴上那雙天堂的雪白翅膀,真正從生命苦難脫逃。
什麼才是永遠?看完了這部電影,是我心中最大的疑問。Lilja曾在長椅上刻著「Lilja 4-ever」,不顧旁人的叫囂咒罵,不顧佛洛狄亞的催促,堅持要留下完整的印記,就像一種祈願的儀式。而她對Forever的渴望,到頭來得到死亡與天堂的答案,在她劫難重重的人生卻沒有任何解答的可能性。Lilja死後,導演用幾個鏡頭讓她回到生命中每一個影響未來的轉折點,作出不同的決定,表達「如果當時她這麼做,一切也許就不同」的概念,但是生命就是無法重演的,當你決定結束,就不會再有開始。成為天使的Lilja和佛洛狄亞一起打籃球,笑的無比燦爛,只是他們都回不去了。
p.s:電影開場和結尾的搖滾配樂應該都是一些很經典的樂團,搭配Lilja的逃亡很衝擊心臟,還在裡面聽到了tatu的歌,楊小姐和我都很喜歡,正在努力尋找中。
4 Comments:
大概在兩年前在香港電影節看過此影片,記得被譯成《永遠的微笑》。給我特別深刻的反而是片中愛著Lilja的小男孩和當時黑暗的俄羅斯社會。今年的香港電影節4月又準備開始了,你有興趣的話,你可以一去,說不定可以見到我這位影癡。
最近遇到很多好電影
真開心
電影節一定有很多寶物吧
只是要到香港可能有點難就是了...
爲什麽?坐上飛機,一小時就到啊!
那時候大約已經開學了吧?!
旅行經費也是一大問題啊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