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/04/13

用左腳撐起天空

=內有我的特教作業‧怕無聊勿入=

《我的左腳》敘述一個出生即罹患了先天性腦性麻痺、全身幾近癱瘓只剩下一隻左腳能活動自如的男孩克里斯帝,他從天生殘疾的自憐悲憤,經過幼年、青春時期以至於成年後,如何轉而接受缺憾事實、活出自我的半生經歷,改編自真人真事,是一部自傳性質的勵志電影。

在以身心障礙為主題的電影中,最先被劇情關注、揭露的是身心障礙者的原生家庭,家中成員面對家人的殘疾是採取何種態度,將會是影響身心障礙者往後的心理狀態健全與否的重要因素,因為生命的起點來自家庭,在接受社會歷練之前,由血緣構成的家擁有保護、形塑人的性格的功能。本片主角克里斯帝的原生家庭屬於地位低下的勞動階級,多子多孫的社會觀念讓克里斯帝的父母一共擁有十三個小孩,而克里斯帝的父親在工地作苦力只能賺取微薄薪水,要養活接二連三出生的幼子實屬不易,因此家庭經濟一直處於十分拮据的狀況。克里斯帝的父親脾氣暴躁、經常爛醉如泥,認為克里斯帝的出生是不詳、羞恥的,但克里斯帝的母親把他視為一般孩子對待,有慈愛有嚴厲,也養成兄弟姊妹對他的態度是關愛而非歧視,這影響著克里斯帝往後的性格。我們可以說,母親是最了解克里斯帝的人,成為他成長過程最大的扶持力量。


除了家庭對身心障礙者有深遠影響之外,週遭旁人的看法在電影中大多扮演負面的角色,造成誤解、欺負、歧視身心障礙者的狀況。以本片為例,全身癱瘓的克里斯帝從小被鄰居投以異樣的眼光,無法使用言語表達更讓旁人主觀認定,他除了身體障礙外智力肯定有問題,甚至把不健全的肢體視是邪惡的象徵,當克里斯帝的母親從樓梯上摔落昏迷時,雖然是克里斯帝用左腳擊門引來鄰居救了母親,但他卻被指指點點為意外的肇事者。事實上,克里斯帝是聰穎的,面對旁人對他是白痴的辱罵非常不服氣,當他試圖以左腳夾粉筆回答數學題目,克里斯帝找到一個與外界溝通的方法,證明他禁固於殘缺軀體裡的靈魂是流動的,也因此改變父親的看法,真正將他視為布朗家族的一員。


身心障礙者的教育一直是個很重要的議題,能越早接受特教服務對其幫助越大。克里斯帝不良於行使他無法正常就學,家庭經濟因素也無法負擔昂貴的輪椅,他幼年時期仰賴一台破舊的木推車才能活動,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,克里斯帝在早期沒有接受特殊教育和肢體復健,言語溝通的能力被忽略,影片中的他直到青春期才開始含糊地說話。至於真正接受完善治療是在克里斯帝十九歲的時候,母親終於湊足錢替他購買輪椅,也間接讓都柏林的醫生愛琳發現這個從沒有接受過醫學協助、卻能運用僅有的左腳繪畫的大男孩。愛琳一開始建議克里斯帝到城中的大醫院接受復健,但周遭所有的殘疾人士竟然都是小孩子,他感到難堪並無法忍受,於是愛琳轉而與克里斯帝在家中進行復健、語言的溝通練習。接受特教服務能使身心障礙者學習適應社會環境的技巧,發展未受限制的其餘能力,跨越障礙與他人「溝通」。


片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是,身心障礙者的感情世界該如何開拓,是否有殘疾的人總是得遭受拒絕、無法發展感情生活?當他們愛上一個人,該保護自己避免受傷,還是該勇敢追求不畏失敗?克里斯帝的愛情從青春期開始萌芽,他曾畫圖送給心儀的女子表白,卻被當面婉拒,這讓他在愛情上感到自卑退縮,而當他發現自己喜歡上溫柔的愛琳醫生時,克里斯帝把自己關在房間不見任何人,他害怕有所期待就會有更大的失望,而劇情發展到最後,愛琳即將結婚,代表克里斯帝又在愛情的路上狠狠跌了一跤,極度挫折與受傷讓他勇氣盡失,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。但是,身心障礙者在愛情面前和一般人並無兩樣,都要有放手追求的勇氣,勇於跨越自己在生理、心理的障礙,勇於給自己和對方機會,遑論殘疾者,這種勇氣就算在你我之間都是難得的。克里斯帝歷經兩次失敗之後,在慈善宴會上遇見瑪麗,他終於明白勇敢與否決定一切,在他堅決的邀請下,瑪麗答應和克里斯帝的約會,日後成為他的妻子。

這部《我的左腳》就像另一部《滴血蘭花》一樣,紀錄一個肢體障礙者的生平,談論到相近的特教議題,拍攝年代也頗為久遠。而《我的左腳》讓我最深刻感受到「溝通」的重要,對男主角而言,軀體就像禁固靈魂的監牢,要找到與外界溝通的方式(左腳、言語),才能打開封閉的內心,掙脫無人知曉的孤獨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